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的甘肅省廣河縣,是一個旱作農業大縣。近年來,這個縣把“糧改飼”作為農民增收一條主要途徑,舉全縣之力打好“糧改飼人民戰爭 ”,這個縣的農民單靠“糧改飼”一項每畝就增收600元,全縣每年增收一億八千萬!
在“無牛羊不成家”的廣河縣,家庭養殖的傳統由來已久。這個縣在推進“糧改飼”之前,主要種植籽粒玉米,促進增收的空間有限,玉米秸稈利用率也不高,難以為畜牧養殖提供優質飼料。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,自2017年起,廣河縣率先購置了一批用于收割、切碎、打包的全貯飼料設備,免費為群眾開展收獲、打包服務。這個縣農牧局長馬進福高興地對記者說,當地玉米種植面積大,靠人力作業根本不行。他們也考察過進口的青貯設備,價格太高,可望不可及。小型農機只能作為輔助,傳統青貯手段又太落后,浪費嚴重。應該說,五征青貯機械性價比高,性能先進,發揮了重要作用,在全縣的玉米青貯工作中立了頭功。
馬進福還介紹說,目前,廣河縣42萬畝地中,有36萬畝種植玉米,能產出約180萬噸秸稈。將玉米以及秸稈粉碎之后密封發酵,一來能提高飼料對牛羊的適口性,二來能產生乳酸和蛋白質等大量有益營養,提高飼草的營養價值。普通玉米秸稈飼料的吸收率僅為5%,而全貯飼料的吸收率可達75%以上,使用全貯飼料喂養一頭牛的飼料成本可降低到原來的50%。
據了解,“糧改飼”,催生了至少三種“產品”:一是青貯的飼草,二是用青貯飼草喂養的牛羊,三是飼草企業和養殖企業提供的勞務崗位。在廣大農戶充分享受“糧改飼”帶來的變化時,“糧改飼”項目也讓一批玉米秸稈飼料加工企業應運而生,目前,這個縣已有6家企業成了玉米秸稈利用的領頭企業,形成了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產銷一體化農牧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。
“糧改飼”中的增收賬,為群眾脫貧帶來現實、直接的經濟效益。進行青貯的玉米每畝地收入要比單純種植籽粒玉米增加600元左右。用這些青貯飼料進行畜牧養殖,增收效益更為可觀,普遍能增收3000元左右。今年,廣河縣共計全年將完成玉米青貯20萬畝、100萬噸,受益群眾11860戶,其中7116戶為貧困戶?!凹Z改飼”助推精準扶貧的增收效應將進一步放大。
上一篇:五征青貯機械“點草成金” 甘肅廣河縣委、縣政府送來金匾
??下一篇:沒有了